服务电话400-108-1087

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2012.05.10

  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主管能动性越来越强,会对家长的要求逆向而行,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那么孩子是怎样产生逆反心理的呢?

 

  1.家长的唠叨。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不停的在教育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2.好奇心得不到满足。3岁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成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处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3.对孩子强行定向。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和意愿,望子成龙心切,要孩子学这学那,否则给予惩罚。这种急于求成、揠苗助长的做法,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4.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成人应尊重他们,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那如果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家长要怎么处理呢?处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注意的方法。

 

  (1)首先要冷处理。一旦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成人不要急躁,不要以任性对任性。对与孩子的哭、任性、要挟不予理睬,等他静下来再教育诱导。

 

  (2)冷静之后要认真分析。家长要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只有认真分析,查明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3)要发现孩子闪光点。逆反心理在思维形式上与求异思维有某些相似之处,其中包含某些独立思考的倾向。家长可以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闪光点,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等良好品质和个性。

 

  (4)学会利用孩子的闪光点。家长可掌握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逆反心理来激发他,效果有时比正面说服还好。

 

  儿童智力开发专家温馨提示:多参考学习一些儿童心理支持,掌握孩子思维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要尊重、信任孩子,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文章引用于:www.yoer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