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400-108-1087

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2011.12.16

 

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位名叫晓琴的中学生《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曾引起了家长和孩子的广泛的关注。现摘录如下:

    《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2.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

    3.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

    4.请自觉地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5.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

    6.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7.宠了我就别说把我宠坏了。

    8.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9.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10.请不要第一百零一次告诉我某事该怎样做。

    11.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坏的习惯。

    12.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

    13.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

    14.因为我是桃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河北一少女把这十四条建议给妈妈张新爱女士阅读,张新爱女士当即针锋相对地给《中国青年报》写了《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也摘录如下:

    给晓琴的十四条回答:

    1.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

    2.你打破个碗,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绝对不行。

    3.而你要参考我的“模式”。

    4.父母、女儿都有自尊心;若谈“隐私”,你在18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

    5.你要把父母当朋友。

    6.若有故意拿自己儿女作出气筒的人,则是天下最无知的人。

    7.能认识到是我宠坏了你,你就别“坏”了。

    8.犯过错误决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了。

    9.我们的确应该注意方法和语气。但同样一句话,是命令,是建议,就看你是怎样理解的。

    10.以后最多说三次。

    11.我已给你讲清楚的,我同时也正在改的坏习惯,你决不能有同样的坏习惯。

    12.父母最需要爱。

    13.我累时,确需要有人递杯茶。

    14.父母不是完人,该你学的,该原谅的,该放弃的,需思考的是你;还有一句,父母不是“省长”,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满足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关于“两代人能否沟通”的大讨论展开了。

    读过这两封信,大家都有一个感觉是,作为一个孩子的晓琴,能持一颗平常心,以一种平和、尊重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要求。反观那位做“母亲”的,口气中则流露出不折不扣的独断和霸道,而且理直气壮,从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情绪”。但“过滤”去那些情绪化的文字不谈,我希望能看到理性冷静的思考、言之有物的指导、真诚深刻的自省。

    孩子晓琴的建议,从措词、行文都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她心中淡淡的委屈,但语气不乏理性、平和和尊重。一个孩子能这样向成人提出问题、表明看法,真是难能可贵。唉,多希望父母们能冷静地坐下来,听听这些诚恳的心声,好好想一想,然后给孩子一个起码态度也同样平和、尊重的回答。

    如果能“三省其身”,“蹲下身子”来跟孩子进行良性的交流和沟通,跟孩子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那就更好了。

    孩子说“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这并不矛盾而母亲的回答则令人困惑:“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言外之意,“没我们的帮助,你就不能独立。”而孩子并未说需要帮助啊,孩子只是说除此之外,还需要独立,而“母亲则混淆语意,偷换概念,且语气独断专制,令人莫名其妙。

    孩子提出“不要强迫我按照你的模式去生活”,针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其实最好答“同意”或“可以”,因为做父母的即使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模式去生活,也不可能了。时代日新月异,何必缘木求鱼呢?但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孩子创新时给予及时的了解、帮助和支持。而这位“母亲”的回答:“而你要参考我的模式。”意即“照搬不了,但你得参考。”这简直是讨价还价,令人不屑。

    “你要先把父母当朋友”,是回应“如果你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先得放下家长架子”,其弦外之音是“如果你不先把父母当朋友,那我就不放下家长架子,也不跟你做朋友”,不仅讨价还价,还可笑地跟孩子赌气。

    “能认识到是我宠坏了你,你就别坏了”,这不仅是逻辑混乱,更是推卸责任,对自己行为失当毫无自责愧悔之意,,反要求孩子“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同样一句话,是命令,是建议,就看你是怎样理解的”,这是对孩子“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的回应,若我是孩子,则会面对此“掷地有声”之辞感到无所适从,进而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

遵循认知

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

原创课程

汇聚资深思维训练、博弈大师、资深教育专家

快乐教学

通过快乐、兴奋、刺激的游戏体验启发孩子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 辽宁·沈阳·浑南新区浑南中路28号
  • 400-108-1087(周一-周五 8:00-17:00)
  • https://www.yoercn.com
 
优尔教育(YOER) | 优尔国际思维训练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2018 备案号:辽ICP备120168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