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400-108-1087

儿童宝宝玩耍重要还是学知识

2011.01.11

宝宝玩耍重要还是学知识重要-革命性教育观点。很多家长认为宝宝(进小学前的孩子我们统称为宝宝)早点、多点学知识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从而压制了很多宝宝玩耍的时间;这个是最好的方式吗?

在许多父母看来,如果儿童、宝宝玩耍心太重,必然会影响学业,而学业又是和学习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于是,这些爱玩的孩子就被父母们定义为“淘孩子”甚至是“坏孩子”。

对于儿童宝宝玩耍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
●5岁之前的孩童,并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与长期记忆能力,此时大量的知识性内容灌输,不仅无法对幼儿起到积极影响,反而会影响到未来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陈述性知识’对人脑的刺激,在13岁至14岁左右才是最有效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感到在此期间,记忆力处于最旺盛的阶段。


中国"宝宝玩耍"、"儿童玩耍"调查显示:
  ●在4~10岁的儿童中,51.6%的人上了课外学习班或是特长班,其中近三成上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外班。
  ●在10~10岁的儿童中,“上班”的比例达到61.9%。
  ●31.1%的人感觉自己童年没有玩够是由于父母不允许,
  ●27.2%的人认为是学习太紧张,没有时间玩,
  ●13.5%的人是因为老师不允许。

为什么家长、教育者不让儿童宝宝玩耍
因为传统教育观念倡导就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换用“学海无涯乐作舟”、“学海无涯玩作舟”,同样能得到好的收益。

教育专家对儿童宝宝玩耍的观点
●西方教育注重游戏玩耍、开放和无拘无束的教育模式,用我们的话说就叫“放养”,他们的终极创造能力、多元思考能力以及无所不为的个性恰恰是我们缺少的。中国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常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优胜者,而成人后的创造力却逊色于西方。

●孩子应该有孩子的天地,游戏玩耍更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极佳手段。孩子会将木棍当马骑,将纸飞机当火箭,正是这些在成年人看来十分幼稚甚至可笑的行为,构成了孩子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除了‘智商’和‘情商’外,孩子还应该学会玩,精通‘玩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玩耍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欢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玩耍,玩耍比吃还重要。”

●四川教育学院王彤副教授认为:“家长应改变心态,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让他快乐,把孩子当做容器,一味‘填鸭’未必能给他带来快乐。”

儿童宝宝玩耍相关研究证明
处在快乐亢奋中的孩子,其内分泌和心智发展因为更加宽松自由,更容易达到和谐极致,相反,被过多的僵化捆绑,身心不能自由,手脚不够灵活,个性自由伸展和成长机智的发挥发展也就大打折扣。

弹玻璃球、捉迷藏、扔沙包、跳房子、过家家、骑马打仗等,玩耍是无忧无虑的性情发展,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浪漫,更是活泼多趣的发展本色。

所以,科学、理性的教育总很注重对玩耍和自由心性的培养,让孩子们得到内在的轻松和精神的自由。

儿童宝宝玩耍的益处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具,每个孩子都爱玩耍。你还记得自己孩提时代玩耍时的样子吗?那时,你会在得到一本新书,一个盼望已久的新玩具时欣喜若狂;你会对自己的发现兴奋异常,有一种强烈的、想学习的渴望。

玩耍和玩具为儿童打开知识的大门。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这是他们身上天然存在的学习驱动力。父母亲要学会鼓励孩子聪明、巧妙、愉快地玩耍,发展孩子的“玩商”,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多学知识,还能使他们愉快地生活,与别人和谐相处。

具体来讲,儿童宝宝玩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1、通过玩耍,儿童了解自己的周围世界。
2、在玩耍中培养儿童与其他人积极相处的能力。
3、通过玩耍,儿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关注别人。
4、玩耍能担高儿童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为今后进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5、玩耍能促进双侧大脑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的发育。
6、在玩耍中发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

尊重孩子的玩耍
父母亲通过观察孩子的玩耍,或与孩子一起玩,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觉,了解他们如何表达兴奋和沮丧,观察他们的忍耐力、好奇心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