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觉得周围的环境很奇妙,喜欢问父母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作为父母,这时候该如何正确的应对孩子的好奇心呢?
1.作为家长应该积极的回应孩子的问题。
孩子问问题的时候,成人不应该采取不理睬、厌烦甚至嘲笑的态度。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提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放下手头的事情,做出注意倾听孩子说话的姿态:弯下腰,目光注视孩子,用点头和微笑鼓励他,并且用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兴趣。
2.作为家长应该灵活地处理孩子的问题。
孩子所问的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经过家长启发,孩子可以自己得出答案的问题;二是孩子得不出答案,家长知道答案的问题;三是孩子和家长都得不出答案,但是可以寻求资料来解决的问题;四是人类还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白它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答。遇到第一类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给出孩子答案,而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遇到第二类问题时,家长应该根据孩子思维发展的情况,耐心细致地向孩子讲解。遇到第三类问题时,有些家长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形象,总想装出无所不知的样子,即使对自己不知道或不熟悉的事物,也要装作很了解很熟悉的样子。这样的态度一方面可能使孩子觉得提问题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从而尽量避免提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家长的“假面”被孩子识破,就可能从此威信扫地,难以得到孩子的尊重。”
3.家长要寻找拓宽孩子好奇心的方法。
因为作为家长,不但不能扼杀孩子这种好奇心,而且要积极地营造环境,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问题可以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历史典故、地理知识、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这样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提高孩子的探索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