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400-108-1087

仔细聆听孩子说话

2012.01.04

优尔教育专注于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儿童智力开发的研发和实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不自觉地在忽视地听、假装地听、有选择地听孩子说话,真正能做到全神贯注听孩子倾诉的人很少,他们往往忽视了倾听孩子的话也是培养和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表达和倾诉正是促使孩子去思考的动力和基础。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很多家长都想能与自己的孩子多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内心世界。但很多时候孩子不爱说话杂乱无章没有目的性。家长忙工作忙家务累了一天,哪里还有心情去听孩子鸡毛蒜皮的“絮叨”,于是强忍着心不在焉地听孩子说话,或者干脆就打断孩子的诉说。有的家长习惯于在孩子还没说完的时候就妄加评论。很少有人能在孩子与其话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家务去注视孩子的眼睛,认真地听孩子诉说。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讲话能受到重视,因为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意思是经过独立思考和组织而得出的。家长们长期这样下去必然会令孩子失望、反感,久而久之也就不愿去思考了。

    艾女士的女儿晓飞今年5岁,在上幼儿园。晓飞活泼可,特别爱说话。上了幼儿园以后孩子觉得一切都那么新鲜好奇,每天晚上回来都要给妈妈讲今天幼儿园发生什么事啦,今天老师表扬谁批评谁啦,今天学什么儿歌、故事啦。艾女士工作很忙,每天下班都累得不愿动弹。刚开始的时候她不想扫孩子的兴,就耐着性子听晓飞说着小孩子的杂七杂八的事,后来她觉得实在无聊就干脆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孩子在旁边说。晓飞对此意见很大。

    有一天吃过晚饭后,晓飞搂着妈妈的胳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晓飞今天显得特别高兴,她说:“妈妈,我今天得了一个小红花,我们老师表扬我了。”艾女士说:  “嗯!真不错,晓飞真是个好学生。老师为什么表扬你了啊?”晓飞得意洋洋地“打开了话匣子”:“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保护幼儿园的环境卫生,他们可真不是好孩子’是不是,妈妈?”艾女士眼睛盯着电视新闻,说:“是,他们不是好孩子。”晓飞拱着说:“今天我们在小游乐场做游戏,小军他们几个男孩子把吃剩下的果核都扔在滑梯上了,我就想,滑梯这么脏,别的小朋友可怎么玩儿啊!于是我就把果核扔到垃圾箱去了。老师看见了就表扬我了,还给我加了一朵小红花。妈妈,我很高兴,你高兴吗?”艾女士此时已经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新闻联播上,根本没听见孩子的话。晓飞抬头一看妈妈没听自己说话,用力地推了艾女士一下,然后生气地说:“妈妈真坏!以后再也不和你好了!”

    艾女士看孩子生气了,赶紧起来哄晓飞,对她说:“对不起晓飞,妈妈走神了。妈妈保证下次不会了,原谅妈妈好不好?”晓飞这才消气。孩子毕竟是孩子,刚一坐下就又开始了滔滔不绝地说话。艾女士有了刚才的“教训”,就附和着孩子的话,时不时地发表一下评论。晓飞又不乐意了,她说:“妈妈,我还没说完呢,你就乖乖听着就好了,别打断我说话。要是在我们幼儿园,老师一定会扣你的礼貌分。”艾女士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有思维、有愿望、有情感的独立主体。科学的家庭教育要把生活中束缚孩子表达的一些“规矩与限制”彻底打破,彻底解放孩子,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孩子,给孩子创造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促进他们去独立思考的动力和意识。要知道,没有交流的表达是难以进行下去的。

    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付出的是时间、耐心的包容'培养的却是孩子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孩子的父母只有真正换位思考,对孩子的诉说才会认真听下去。否则,没等孩子说两句话就不耐烦了,那就会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因此,学会认真倾听、乐于认真倾听,学会从孩子的倾诉中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或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或用父母的体贴去化解孩子的烦恼,营造充满爱意的温馨家庭环境,才能使孩子自信起来,独立起来。而且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心牢有数、有的放矢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不断提高对孩子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温馨提示:

    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认真倾听孩子说话,和孩子交流,会刺激和促进孩子去表达,去思考,而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孩子的一个独立思考过程。孩子在同你交流的时候,你要全神贯注地倾听,让孩子知道你在注视着他,你想要了解他。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使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不断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