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认知
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的孩子能给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在人际交往上能更加得心应手。而幼儿间的宽容也能让整个班集体更团结,能更好地促进幼儿间、幼儿与教师间的互动,使每个幼儿在这一集体中都能获得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呢?思维训练专家为您提供以下建议:
1.教师的榜样作用
为了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当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2.引导幼儿体验他人的感受
幼儿之所以不能宽容地对待过失者,原因之一就是幼儿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体验他人不被宽容时的情绪情感。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即通过自己在相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来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如请幼儿思考,如果自己不小心伤害了别人,而别人不原谅自己,以后也不和自己玩了,那自己的感受如何呢?
通过类似的换位思考,使幼儿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体验他人的感受,从而能宽容地对待同伴。其次,精选一些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运用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引导幼儿体验不被他人谅解的痛苦,体验宽容带来的欢乐。
3.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闪光点
很多幼儿往往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无法宽容地对待同伴,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善于发现同伴的闪光点。
首先,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挖掘每个幼儿的闪光点,给予机会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肯定。幼儿大都是以教师的评价结果对同伴进行评价,而作为教师,往往经常表扬那些“听话”的孩子,经常批评那些调皮的孩子。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其他孩子就会对调皮的孩子产生不好的印象,经常告他们的状,一旦对方出现过失行为,往往不能宽容地对待。为避免这种消极的影响,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对同伴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而非自认为比他人高明。
其次,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和同伴相处时的快乐经历,在充满快乐的回忆中发现同伴的闪光点。
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
汇聚资深思维训练、博弈大师、资深教育专家
通过快乐、兴奋、刺激的游戏体验启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