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共场合胡闹是很多家长头痛的事,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效的控制自己呢,首先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容易失去控制?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控制力也比较弱,所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不喜欢的事情都会以比较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时候,家长制定的规则对他们来说就很容易失去它本该有的约束力了。下面
思维训练专家为您介绍几点妙计,防止孩子的失控。
1.家长要了解您家孩子能够控制的极限
每个孩子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样,有的孩子能较长时间地控制自己,但是有的孩子则根本就难以控制自己,他们总在不停地动来动去,一会儿对这个好奇了,一会儿又对那个好奇了,似乎永远也没有可能受到约束。要了解孩子能够控制的极限,并且在他厌倦之前尽快结束这种他无法忍受的行为,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失去控制。
2.可以适当地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利
暂时地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力可以更好地帮助他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直到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决心改正,再恢复他可以享受到的某种权利。
3.等待孩子的一点点进步
孩子克服不良行为需要一个过程,毕竟他的控制力有限,因此,即便他答应得好好的,也非常明白自己的行为不被允许,但是他还是在某个时刻无法控制自己。所以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哪怕他其他方面离父母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而不要看到他还有别的问题就总是关注他的不足,总是在提出批评。
4.采取自然后果惩罚法
孩子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会让他清楚而且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孩子在饭店就是不肯吃饭,并以大吵大闹来违抗。没关系,别管他,不吃就不吃,只要告诉他,如果他现在不吃,待会儿就没东西可吃。当他肚子饿了的时候,让他饿上一顿,一旦他体会到饿肚子给自己带来的难受劲儿,以后他就不会在吃饭的时候这么闹腾了。
5.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
让孩子以恰当的方式参与父母的活动,他就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并且可以防止他因为无聊而失去控制。
6.冷处理对待孩子
冷处理是孩子打破规则,失去控制的情况下非常有效的让一切恢复正常的方式。大多数的情况,孩子在外面失去控制是因为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父母的注意。这时候,不理睬他的行为是比较好的一种处理方式。
7.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警告与威胁
类似“你不听话,我就把你扔在商场”“你不听话,警察叔叔会把你抓走”之类的警告与威胁,在孩子失去控制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可以奏效,但是,这种做法是残酷的,它会带给孩子不必要的焦虑情绪,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给孩子传递这样的错误信息:只要我在父母警告之前停止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就可以免于处罚,以后他会更多地以同样的方式重复他的这些不良行为。
8.让孩子明确规则
提前把家长的要求明确而详细地解释给孩子听,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这样,当他遇到某种情形时,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