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家长反应,现在的
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总是大哭大闹,在公共场合哭闹……那应该怎么办呢,耐心的讲道理,严厉的训斥有用么?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样才能改变孩子的这种坏习惯……闫老师在7月8日的
智慧家长成长沙龙与家长一同探讨“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一、了解孩子不良行为的动机及目的
1.获得注意
2.争取权利
3.报 复
4.自暴自弃
二、通常孩子达成目的的方法
1.主动建设:孩子表现出色,主动提出帮助别人
2.被动建设:孩子乖巧、听话、可爱。
3.主动破坏:孩子行为粗鲁、叛逆、反抗家人。
4.被动破坏:孩子懒惰、固执
三、孩子不良行为转变过程
四、如何识别孩子的行为目的
作为家长要用心去感觉:
1.如果孩子的行为让您感到厌烦和苦恼,那么他的目的可能是要
获得注意力。
2.如果孩子的行为让您感到权利受到威胁,那么他的目的可能是
争取权利。
3.如果孩子的行为让您感到伤心和痛心,呢么他的目的可能是
报复。
4.如果孩子的行为让您感到失望和无奈,那么他的目的可能就是
自暴自弃。
孩子目的获得注意的处理和应对方法:
1.经常满足孩子归属感。
如果您的宝贝在幼儿园自己吃饭,回家不自己吃。可以叫孩子参与到准备吃饭的过程中,帮忙洗菜,帮拿碗筷,满足孩子的归属感,也增强了孩子的责任心。
2.要学会消除强化和逆转强化相结合 即:忽视其不良行为,当孩子主动表现正向行为时,立即给予注意。
增强原理强化儿童好的行为:

消弱原理消除孩子不当要求:
3.避免过你度为孩子做事。(分清问题所有权)
4.转移注意力
5.注意:警告、处罚、给酬赏、哄骗与服务,这些都是给予孩子不适当的注意。
总结:父母应采取的反应:
1、改变或停止传统的处理模式:提醒、安抚、甚至生气、恐吓,这些只能短暂停止孩子的不良行为。稍迟,孩子将再重复演练这种令人心烦的戏剧。
2、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忽视其行为;父母给孩子的反应,须着重在他们有建设性的行为上,对于其不良行为,应采取不予理会或是以”不是他们期望的方式”来响应。
3、把问题抛还给孩子,因为孩子天生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
孩子正向行为的目的

孩子目的争取权利的处理和应对方法:
1.认知上明确战争和让步只能增加孩子权力欲。
2.家长自动退出权利之争,并以引起让孩子帮忙和积极参与合作的方式,来协助孩子明白建设性的使用权力的方法。
3.当孩子做好事时要谢谢,让孩子知道家长对合作的感激。
4.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自我管理)
5.孩子不去争执时,肯定孩子的表现是成熟、长大。
举例:爸爸妈妈叫4岁的女儿来吃饭,但是小家伙说她没有时间。妈妈走过去一看,原来女儿正在给洋娃娃和小熊举办婚礼,并且用她的玩具摄像机进行拍摄。妈妈很头疼,因为相似的情况经常出现,每当叫她吃饭或者要带她出门的时候,女儿总是说:“我没空儿。”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家长要考虑:
1.孩子在饭桌上迟到究竟是无意的还是在向你挑衅。也许是你对孩子的要求太多,关心太少,让她缺乏安全感。
2.你把她行为的后果讲给她听:“我们不等你了,现在就开始吃饭。如果你现在不来,就只能吃剩下的冷饭或者没的吃了。”
3.你打算从积极的角度着眼:女儿能集中精力自己玩,这是好事。于是,你决定以后提前告诉孩子要开饭了。
孩子行为目的是报复的处理和应对方法:
1、家长要控制住情绪。
2、避免处罚和见诸行动。
3、建立彼此信任关系,让孩子自觉感觉到他 是被爱的。
孩子的行为目的是自暴自弃的处理和应对方法:
1、千万别放弃。
2、停止所有的批评、鼓励孩子任何微不住道的正向意图。
3、鼓励孩子尝试改变自己的努力。
4、必要时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帮助。
五、
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注意事项
1.区分什么是孩子的不当行为。(比如:什么都参与、破坏玩具、打妈妈、偷窥)
2.你要学会坚持。
3.随时用语言解释你的行为。
4.寻找一切机会鼓励孩子。
5.家长要做到言行一致。
(智慧家长沙龙第二期 优尔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