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400-108-1087

7月20日智慧家长沙龙第三期—学龄前儿童的亲子沟通技巧

2012.07.22
 
  您认为亲子沟通很重要么?您每天可以和孩子沟通15分钟以上么?您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很顺畅么?……那么达成有效亲子沟通的基本技巧都有哪些?亲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父母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呢?闫老师在7月20日的智慧家长成长沙龙与家长一同探讨了“学龄前儿童的亲子沟通的技巧”。

  亲子沟通的障碍
       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
  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技巧。                                                                                                                   

  一、亲子沟通的目的

  第一,满足孩子被了解的欲望。
  第二,借助沟通的管道,为孩子及时输氧。
  第三,释放压力。
  第四,有了沟通的管道,才能给孩子正确的指导。

  二、传统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充当的角色

  指  挥  者:不准哭了,不准再哭了!
  说  教  者:宝贝,你是哥哥,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和弟弟争得面红耳赤。
  万  能  者:看嘛,我说的没错吧
  审  判  者:不要再说了,肯定是你弄坏的。
  批  评  者:你是个不讲信誉的孩子,说好了的事情还是做不到。。
                  成绩这么差,一定是你不用心。。。。
  心理分析者:我觉得你又胡思乱想了。。。
  安  慰  者: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三、亲子沟通的态度

  沟通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

  1、要同时照顾孩子和家长的自尊
  2、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在说出建议或意见。

  四、达成有效亲子沟通的两个基本的技巧

  (一)积极的倾听

  1.专注的态度:
  2.倾听并推测孩子的感觉:
  3.陈述或澄清感觉:
  举例:妈妈,我的好朋友小明跟我吵架了 。
  例如:“你感到很难过,因为今天你和朋友吵架了,是吗?”
  又如:“哦,跟好朋友吵架你感觉很难受是吧。”

  积极倾听的注意事项:

  1、“听者”绝不能加入自己的意思、分析、劝告及任何价值判断。
  2、以积极倾听当诱饵,等孩子说出心里话后,再批评指责。
  3、爱听的听,不爱听的不听。
  例子:
  孩子:妈妈,姥姥总唠叨,真讨厌。
  甲妈:反了你,你怎么会说你姥姥讨厌。
  乙妈:“你姥姥唠叨得你很烦是吧?”
  孩子:“可不是吗,一去就说起来没完没了。”
  乙妈:“是呀,我也不愿意听你姥姥唠叨。可你说你姥姥讨厌,我感觉很不舒服。你姥姥是我妈妈,我很尊重她。”
    4、不当的时机倾听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二)专注态度的要点

  1、停。
  2、看。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说话。
  3、听。用“噢”、“嗯”、“我知道了”等来认同孩子

  五、如何捕捉孩子的感受

  (一)了解孩子非语言信息

  1、脸部表情

  哭泣:可能表示孩子心理或身体受伤、害羞、失望、不高兴、挫折、生气等情绪
  微笑:可能意味高兴、愉快、紧张焦虑的演示、蔑视他人
  掷东西:一种生气、失望、不满、受挫情绪的发泄表现。(举例:孩子串珠子)
  僵直不动:可能表示恐惧、害怕、怀疑或吓呆了。
  摇头:否认、不同意
  点头:同意、承认、认同
  打呵欠:意味无聊、没兴趣、想睡觉或精神不济的心情
  眼神集中:表示专注、有兴趣
  眼神逃避接触:表示焦虑不安、缺乏兴趣、害羞的感觉

  2、语音和声调

  说好结巴:可能是紧张、害怕、悲哀情绪的表现
  不说话:可能意味着正在思考、或悲伤、沮丧、郁闷、不高兴
  说话速度很快:可能意味得意,高兴或紧张的情绪
  重声强调某些字:可能是谈话重点内容的强调的感受。

  (二)了解话中隐含的意义

  六、促进亲子沟通的对话型式

  你的感觉是……
  你的意思是……
  请告诉我,你的意思是……
  我想你的意思是……我的想法对吗?
  ……这是你想说的吗?
  这件事给你的感觉是……
  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你的感觉如何?
  请你帮助我了解你的意思,因为我有一点搞迷糊了。
  我是否做了什么事使你觉得生气?
  我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你对我的感觉有所不同?

  七、学会如何表达

  沟通过程中,55%沟通的动作38%沟通的方法7%为沟通的内容。

  (一)首先要注意肢体语言的灵活运用因为55%的沟通效果来自肢体语言。

  两人位置:避免对立,尽量同一方向或90度方向。
  眼神接触:说话时眼睛望着孩子。
  面目表情:应尽量配合说话内容回应相应表情,因尽量避免无表情、冷漠、机械人面孔。
  举止手势:凡是掌心向上,双手动作平衡对称的都是好手势,大动作、激动的不是好手势。
  触摸抚慰:沟通过程中能有与孩子身体接触的过程最好。比如牵孩子的手,用手抚摸孩子的肩膀、或头等。

  (二)声调的灵活运用,38%的沟通效果来自于声调。

  单向沟通:即给予孩子一些指令,或告诉孩子重要信息时应眼睛望着孩子,字字清晰、声调平稳、声调要中度音量、中度音调、中度速度。
  双向沟通:即同孩子谈话象两个朋友讨论和闲谈。最好效果是配合孩子的声调,尤其是孩子不开心时,很快就会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三)语言技巧的灵活运用

  父母如何表达感受?

  举例:父母下班回家很疲劳,孩子却缠着你要玩。

  你的信息表达:编码过程:你真烦人  
                            孩子解码过程:我